曲目名稱
流行歌曲譜第二集T269A
流行歌曲譜第二集《倡門賢母的歌》、《台北行進曲》、《望春風》這些都是一九三三年最流行的台語流行歌曲。
1933年,出版〈桃花泣血記〉唱片大發利市的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柏野政次郎,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。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、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。也因為柏野相當重視該曲,不僅將此曲交由新文學運動的陳君玉負責宣傳,並商請旗下歌手,也是〈桃花泣血記〉的主唱者純純(本名:劉清香(1914-1943))負責演唱錄製該曲。
日治時代末期,《望春風》被強迫改編成日本軍歌 望春風:被改成(大地在召喚)日語的日本軍歌 (因為政治因素)於廣播媒體或後期無線電視媒體上,無法成為主流的台語歌曲很快的沒落。而依舊受到民間喜歡及大量傳唱的望春風,仍受限於此項箝制而流傳度稍稍遭到影響。不但如此,該歌曲的原唱,甚至作曲作詞者即使出現,也常以「佚名」取代。
「望春風」自昭和8年(1933年)出版後,就普遍為台灣民眾傳唱。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台灣總督府為了廣徵軍伕,該曲由越路詩郎改填為日語歌詞《大地は招く(大地在召喚)》、由霧島昇主唱。成為宣揚所謂偉大的「大東亞共榮圈」急就章日語版裝甲兵進行曲 ,及鼓勵日本民眾前往滿洲國開墾的愛國曲。
1933年,出版〈桃花泣血記〉唱片大發利市的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柏野政次郎,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。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、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。也因為柏野相當重視該曲,不僅將此曲交由新文學運動的陳君玉負責宣傳,並商請旗下歌手,也是〈桃花泣血記〉的主唱者純純(本名:劉清香(1914-1943))負責演唱錄製該曲。
日治時代末期,《望春風》被強迫改編成日本軍歌 望春風:被改成(大地在召喚)日語的日本軍歌 (因為政治因素)於廣播媒體或後期無線電視媒體上,無法成為主流的台語歌曲很快的沒落。而依舊受到民間喜歡及大量傳唱的望春風,仍受限於此項箝制而流傳度稍稍遭到影響。不但如此,該歌曲的原唱,甚至作曲作詞者即使出現,也常以「佚名」取代。
「望春風」自昭和8年(1933年)出版後,就普遍為台灣民眾傳唱。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,台灣總督府為了廣徵軍伕,該曲由越路詩郎改填為日語歌詞《大地は招く(大地在召喚)》、由霧島昇主唱。成為宣揚所謂偉大的「大東亞共榮圈」急就章日語版裝甲兵進行曲 ,及鼓勵日本民眾前往滿洲國開墾的愛國曲。
流行歌曲譜第二集《倡門賢母的歌》、《台北行進曲》、《望春風》這些都是一九三三年最流行的台語流行歌曲。
蘇桐演奏楊琴很頑皮地飛揚起來,帶領著台灣歌曲快樂鬧春,這種感覺令人感覺舒暢,宛若已然又觸動了祖先的靈魂。
留聲機唱片錄音發明初期,一開始曾被保守的人所排斥,說這是魔鬼的聲音,說那些演奏唱歌的人躲在房間角落。
一百多年後,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手機聆聽音樂影片已成主流,回頭再聆聽古董留聲機和蟲膠唱片,彷彿令人走進時光隧道,聽得見昔日生活的腳步聲。
五娘探監(其六)
誘拐罪罪名太重 陳三為愛入鐵窗
害著伊五娘失望 探親入監房
一九三零年代臺灣唱片公司林立,許多愛好歌仔戲曲的人,就藉由唱片的重複播放聆聽欣賞,學習唱曲、娛樂生活,使得新款歌仔戲的流行速度加快。
當年歌仔戲從發跡地宜蘭鄉下走進台北都會,能夠造成廣大流行,新興科技唱片出版居功厥偉。
一九三五年六月,紅利家唱片出版歌曲戲《五娘探監》全套四張八面,內容是歌仔戲四大齣本戲之一《陳三五娘》重要橋段。
這一套歌曲戲錄製的指標內容很完整,是歌仔戲唱片黃金時代最佳唱片作品典範,金馬獎音樂電影紀錄片《跳舞時代》劇情中,就有選播這套歌曲戲老唱片,來詮釋象徵臺灣音樂的光明時代。
今日聆聽這套唱片可以觀察的層面包括:歌仔戲演唱藝術、重要人才明星資源、伴奏樂器、時代人情、台語對白、劇本編寫等等各方面的發展。
除了保存住過去的戲曲典範,更有助於理解整個臺灣音樂藝術成長的脈絡,唱片錄製由於成本很高,製作時間有限,因此必須精密安排製作,專人撰寫編劇、新編劇目曲調。
這個時代累積出許多歌仔戲新的劇目和曲調,而這套唱片更貼切反映了先民的時代處境和人情心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