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目名稱
勸孝歌上
孝為百行首,詩書不勝錄。
富貴與貧賤,俱可追芳躅。
若不盡孝道,何以分人畜。
在戰後許多台灣社會快速發展,不可避免出現許多亂象,因此出現許多勸人向善的勸世歌曲也是時代中一個具代表性的分支。
當年以三重鈴鈴唱片(前身是新台灣唱片)為龍頭,帶動中壢遠東、百合唱片、苗栗美樂唱片和台北惠美唱片,這些唱片公司是當年五大客家唱片公司,其他零星有出版品例如客家之音等小唱片公司,也有很獨特的錄音作品發行。
這個年代錄製發行的內容有客家傳統音樂八音與採茶戲,採茶戲又可分為採茶歌、採茶戲和新客家音樂,還有強調客語唱唸的勸世歌、警世歌、教育採茶、採茶笑科劇等,其他還有客語流行歌或改編日語歌、台語歌和國語歌的時尚客語歌。
五娘探監(其二)
熱愛情毋驚歹命 賠償寶鏡奴才名
查某𡢃野春知影 勸娘仔相𤆬行
一九三零年代臺灣唱片公司林立,許多愛好歌仔戲曲的人,就藉由唱片的重複播放聆聽欣賞,學習唱曲、娛樂生活,使得新款歌仔戲的流行速度加快。
當年歌仔戲從發跡地宜蘭鄉下走進台北都會,能夠造成廣大流行,新興科技唱片出版居功厥偉。
一九三五年六月,紅利家唱片出版歌曲戲《五娘探監》全套四張八面,內容是歌仔戲四大齣本戲之一《陳三五娘》重要橋段。
這一套歌曲戲錄製的指標內容很完整,是歌仔戲唱片黃金時代最佳唱片作品典範,金馬獎音樂電影紀錄片《跳舞時代》劇情中,就有選播這套歌曲戲老唱片,來詮釋象徵臺灣音樂的光明時代。
今日聆聽這套唱片可以觀察的層面包括:歌仔戲演唱藝術、重要人才明星資源、伴奏樂器、時代人情、台語對白、劇本編寫等等各方面的發展。
除了保存住過去的戲曲典範,更有助於理解整個臺灣音樂藝術成長的脈絡,唱片錄製由於成本很高,製作時間有限,因此必須精密安排製作,專人撰寫編劇、新編劇目曲調。
這個時代累積出許多歌仔戲新的劇目和曲調,而這套唱片更貼切反映了先民的時代處境和人情心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