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目名稱
斷機教子(九)
一九三五年勝利曲盤發行的歌仔戲唱片《斷機教子》全套五張十面,勝利文藝部陳加走作詞、卞玉、張彩鳳、陳加走、張永吉、碧雲主演、勝利音樂團伴奏。
孟子逃學到外面。當兒子回家時,孟母不聲不響的拿起一把剪刀,將織成的一段錦絹剪成兩段,就在孟子驚愕不解時,孟母說道:「你的廢學,就像我剪斷織絹!」孟母用「斷織」來警喻「輟學」,指出做事半途而廢,後果是十分嚴重的。「斷織督學」的一幕在孟子幼小的心靈中,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。他明白了做事必須要有恆心,一旦認準目標,就應不為外界所幹擾。從此孜孜不倦,日夜勤學不息。
以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來反應身教言教的重要性,而在當時台灣社會注入一股清新的氣息。
歌仔戲曲不僅僅是娛樂也同時傳達當時社會的價值與美德。
一百多年後,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手機聆聽音樂影片已成主流,回頭再聆聽古董留聲機和蟲膠唱片,彷彿令人走進時光隧道,聽得見昔日生活的腳步聲。
當留聲機發出沙沙的聲響時,透過人類文明的遺跡,古今得到交流和理解,永遠都還活在唱片中的藝人,肆無忌憚地喧嘩奏樂。
一九三五年勝利曲盤發行的歌仔戲唱片《斷機教子》全套五張十面,勝利文藝部陳加走作詞、卞玉、張彩鳳、陳加走、張永吉、碧雲主演、勝利音樂團伴奏。
在日章旗下
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政府隨即發起「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」,當年九月由內閣情報部門主導企劃製作軍歌《愛國行進曲》,五大唱片公司配合軍國主義政策,於隔年一月起陸續出版各類型演唱及演奏曲軍歌唱片。
在《愛國行進曲》引發流行熱潮之後,各式各樣的時局歌曲及軍歌唱片紛紛出籠,臺灣總督府也開始募集及撰定時局愛國歌曲。
一九三八年五月臺灣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本部,開始在臺灣公開募集《臺灣行進曲》歌曲創作,最後由新竹州竹南庄的臺籍人士陳炎興獲得創作首獎,五大唱片公司仿照《愛國行進曲》模式,加緊腳步製作灌錄《臺灣行進曲》唱片。
一九三八年九月三日上午,各大唱片公司人員一百多人,白天在臺北市舉辦發表歌曲遊行活動,夜晚則選定在臺北公會堂共同召開唱片發表會。
在《臺灣行進曲》發表之後,一首接一首,一張接一張軍歌唱片發行,軍歌和時局歌曲的創作蔚為風潮,鄧雨賢也寫了幾首時局歌曲發表,許多台語流行歌曲也被改編為日語版時局愛國軍歌。
藝術也是戰爭的武器,是這個瘋狂時代的口號。